第1189章 星火燎原
大藝術家 by 七七家d貓貓
2022-1-13 21:40
“我不明白,這只是壹部電影而已,為什麽要那麽大驚小怪?”艾倫·德傑尼勒斯在自己的脫口秀上開場就說到,“我很擔心的是,今天是抗議壹部電影上映,那麽明天會不會是抗議我的節目,然後我就失業了?我從來不知道,電影的放映居然也遭受到了抵制,美國到底是怎麽了?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讓我失業。”脫口秀的節目現場就傳來了哄堂大笑,艾倫·德傑尼勒斯頓了頓,壹臉沮喪地說到,“哦,忘了,上帝已經放棄我了。對了,難道上帝不是愛著所有人的嗎?希望在明天之前,我能夠得到壹個答案。”
艾倫·德傑尼勒斯用自己的幽默感,在自己的節目上,對“斷背山”表示了強烈的支持。
而作為當事人,埃文·貝爾的采訪也在第壹時間就傳播了出來,“所以現在是怎麽回事?我們是在阿富汗還是伊拉克,亦或者是現在是1790年?”
即使不需要看埃文·貝爾的反應,就可以看到他壹臉的錯愕和嘲諷。美國這個自詡新聞自由的國度裏,也曾經有過新聞管制的時期出現,比如戰爭時期,戰場內部的新聞都是軍事機密,不準外泄;而1790年則是針對1791年的憲法修正案,因為在憲法修正案之中第壹次正式規定了新聞自由。埃文·貝爾這兩句話無疑是在諷刺保守派人士拿著雞毛當令箭。
“這是我1952年以來聽過最棒的笑話了,荒謬之極!”這是埃文·貝爾對於保守派人士最直接也是最強硬的反應。“我從來不知道,什麽時候保守派人士和宗教團體取代了美國電影協會,開始負責對壹部電影進行分級,甚至抵制壹部電影的上映?這件事難道已經通過法律認可了?如果是的話,請及時讓我知道。”
1952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約瑟夫·博斯汀上訴威爾遜壹案中,不僅判定褻瀆神靈不能成為禁止放映影片的理由,而且將電影劃歸美國憲法第壹修正案所保護的言論與新聞表達自由之列,這壹轉型性案例深刻影響了電影審查制度向分級制度的轉型。
簡單來說,當年有壹部叫做“神跡”的電影,壹開始拿到了放映執照,可是後來被紐約州行政委員會認為這部作品“瀆神”,宣布禁止反映。結果“神跡”的發行公司上訴法院,最後在聯邦最高法院得以申訴成功而且還是全票通過。聯邦最高法院認可了電影作為壹種言論自由的存在,而且直接導致了分級制度在1968年的誕生。
褻瀆神靈不能成為禁止電影放映的理由,同性戀自然也不能。
埃文·貝爾的反駁也就再清晰不過,“妳們有權不走進電影院去觀看‘斷背山’,美國電影協會也有權將‘斷背山’判以最嚴格的NC-17級(即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但是妳們沒有權利要求禁止這部電影上映,這是我們的權利!就如同妳有權利在報紙上刊登壹堆狗屎壹樣,這是我的權利!”
說實話,埃文·貝爾的確覺得這些保守派人士和宗教團體再荒謬不過了,壹部電影的上映關他們什麽事?他們不僅在各個地方抵制電影的上映,還要把事情鬧大,抱著將“斷背山”禁止上映的春秋大夢,這著實讓埃文·貝爾氣壞了。既然保守派人士打算把事情鬧大,那麽埃文·貝爾自然願意奉陪,他也壹起把事情鬧大。
當埃文·貝爾的那壹番言論出現之後,所有人都意識到,電影也是受到言論自由保護的,就好像妳有權利咒罵總統,妳也有權利出版壹本書把對同性戀的厭惡清晰地表達出來,但是妳卻沒有權利禁止別人也這樣做,因為言論自由是所有人都享有的。
於是,壹股圍繞著“斷背山”——或者說圍繞這同性戀為中心的風暴開始以星火燎原之勢壯大起來。因為這壹次保守派人士的聯合聲明的確觸犯到了許多人的神經,保守派人士反對同性戀不是新聞,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幹涉同性戀群體的言論自由了。那麽,這就和種族歧視等深刻的問題沒有任何區別!
安妮·海瑟薇作為漩渦中心的代表人物,率先就站了出來,表示了自己堅定的觀點,而她還表示,“我已經正式退出了教會。因為我無法想象嘴裏說著‘愛著所有人’的教會,卻無法接受我的親人,這是壹個可怕的事實。我理解我的哥哥,全心全意地愛著他,並且尊重他的自由。”
除了安妮·海瑟薇,夢工廠三大巨頭之壹的大衛·格芬、ABC新聞主播羅賓·羅伯茨、著名歌手魯弗斯·韋恩萊特、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茱莉,還有臉書的領導者團隊中的克裏斯·休斯、肖恩·帕克等人全部都在公共場合發表了對“斷背山”——或者說是對同性戀的支持。
臉書、YouTube、雅虎社區等網絡空間之上,各方各面支持的聲音都不斷匯集過來。其實正如大家所說,這只是壹部電影,並不是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之類的東西,人們對於言論自由的寬容程度已經深入骨髓,即使他們對同性戀問題依舊有著自己的看法,但他們還是願意在這件事上表示同情和理解。
網絡上各個社區支持“斷背山”全面上映的聲音已經悍然超過了兩百萬,其中有超過壹半都表示願意走進電影院去觀看這部電影。
當然,有支持就有反對。還是有許多保守派代表和宗教人士,在網絡上堅決反對“斷背山”這部電影,他們普遍認為,這部電影的全面上映將會是壹場災難,勢必將成為新壹輪混亂的開始。反對派的人士認為,“斷背山”能夠被禁止上映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不能,那麽這部電影也只能在藝術院線進行小範圍的限定放映,這才是最佳的選擇:既保障了言論自由,又維護了正統。
面對網絡上強大的壓力,保守派代表真實地感受到了埃文·貝爾呼風喚雨的能力,但是他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保守派按照聯合聲明之中所述,在紐約、洛杉磯和鹽湖城三地組織了抗議遊行,參加人數創紀錄地超過了八萬人,並且拿到了壹份十五萬人聯合簽署的抵制聲明,強悍地與埃文·貝爾展開了正面較量。
對於這些冥頑不靈的老頑固,埃文·貝爾知道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因為那是他們深入骨髓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許多摩門教的教徒,因為不願意接受同性戀,會強迫自己的子女進入醫院完成“克服治療”,甚至不惜與子女斷絕關系。這是壹種淩駕於血緣親情關系的信仰力量。所以,埃文·貝爾沒有打算和這些人講道理,既然保守派人士想硬碰硬,他絕對奉陪!
就在紐約、洛杉磯、鹽湖城三地抗議遊行之後,埃文·貝爾利用自己在演員工會、導演工會、編劇工會、獨立電影領域強大的影響力,號召所有人對保守派進行了反擊。
為此,埃文·貝爾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召開了壹場新聞發布會,利用彩排的空隙之間,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嘿,夥計們,有些人就是同性戀,接受它吧!”這是對保守派的喊話,然後埃文·貝爾展示了壹份全好萊塢業內人士的聲援簽名,壹共有超過三萬五千名人士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事實上,雖然對同性戀的問題大家各有想法,但是對於“斷背山”這樣壹部電影,大家的觀點卻都是壹樣的:電影的上映是必然的,至於觀眾是否願意走進電影院,這是觀眾的選擇。保守派人士沒有權利禁止“斷背山”的上映,這是對言論自由的壹種侮辱。
看著那三萬五千名人士的簽名留言,整個新聞圈子都震驚了。雖然記者們都知道,埃文·貝爾這些年在美國娛樂圈打拼,積累了十分龐大的人緣,包括了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克斯等大公司,也包括了學院派、獨立制片人協會的好人緣,還有演員工會、導演工會的認可。但是這份名單實在是太海量了,這絕對不是壹個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任何壹名藝人就可以做到的。
更何況,上面居然還出現了環球影業、迪士尼這樣與十壹工作室關系並不好的公司簽名,這就更加不可思議了。而且,這還是在整個好萊塢都討厭同性戀題材電影的情況下發生的。
可是,可是為什麽呢?
整個好萊塢不是都對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嗤之以鼻嗎?去年埃文·貝爾接拍“斷背山”的時候,所有媒體不都是群起而攻之嗎?今年“斷背山”先後在威尼斯和多倫多上映的時候,媒體不是都不願意太過關註嗎?那現在呢?在保守派人士最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人都到哪兒去了?
還有,為什麽環球影業、迪士尼都會願意站在埃文·貝爾的身後?是他們看錯了,還是這個世界已經混亂了?十壹工作室和他們的關系不是勢同水火嗎?而他們卻願意為了壹部同性戀題材的電影而與保守派人士們站在了對立面,這與好萊塢的習俗、與各大電影公司的作風實在是太不相符了,到底發生了什麽呢?
難道,埃文·貝爾有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