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再現經典
大藝術家 by 七七家d貓貓
2022-1-13 21:40
歷史真的是壹件很有趣的事。
法國大革命之後,拿破侖壹世建立了法蘭西第壹帝國,但是這個王朝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久,從1804年建立,到1814年被反法聯軍打敗後退位,也就持續了十年不到。而1815年的百日復辟之後,因為滑鐵盧而徹底滅亡,路易十八復辟了波旁王朝。但是這壹次波旁王朝也只和平了十五年的時間,路易十八的繼承人查理十世,因為解散議會,限制人們的選舉權和出版自由,從而直接導致了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的爆發。
當時壹位叫做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象征法蘭西共和國的三色旗,少年阿萊而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聖母院旁的運作橋頭時,中彈倒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目擊了這壹悲壯激烈的景象,義憤填膺,決心為之畫壹幅畫作為永久的紀念,於是,這就有了盧浮宮博物館收藏的那副“自由引導人民”的誕生。
“自由引導人民”體現了法國人民對自由的渴望,在歷史上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德國詩人海涅還為此畫創作了贊美詩。
事實上,無論是路易十六、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自由引導人民”,還是歷史長河無數英雄人物,包括埃文·貝爾自己,他們都是不同的個體,但同時他們身上也同樣閃爍著對生命的熱愛。就如同那句“生命萬歲(Viva.La.Vida)”,也如同泰戈爾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這都是對生命真諦的體悟。
其實歷史細細品味的話,並不是想象中那麽枯燥無味的,就算不說那些在人類歷史長河的大事記,單單回顧自己人生過去發生的壹切,也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事。
曾幾何時,壹年級時因為壹塊橡皮和同桌鬧得不可開交,五年級時因為演講比賽只獲得第二名而覺得世界都崩塌了,八年級時因為心儀的女孩沒有和自己說話而沮喪,十壹年級時因為未來應該上大學還是出去打拼而煩惱不已;曾幾何時,壹杯咖啡弄臟了衣服就會破壞壹整天的好心情,上班路上的堵車就會讓壹天的開始變得煩躁不已,錢包不翼而飛就會覺得生活失去了色彩,忘記了好友的生日就會覺得擡不起頭;曾幾何時,壹段感情的逝去就覺得全世界都是黑暗的,壹次背叛就會讓人對信任壹詞重新定義,壹次生離死別就被悲痛的洪流所吞噬……
但是當這壹切都過去之後,回頭看來,其實生命真正的意義就在於這些情感的堆積,快樂,悲傷,幸福,離別,笑容,淚水……享受生命的每壹刻,才是生命的真諦。路易十六壹生都希望成為壹個單純的鎖匠,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壹生都希望找到自己的存在,法國七月革命的人們壹生都在希望自由的到來,而埃文·貝爾,他曾經花了壹生的時間為別人而活,幸運的是,他獲得了第二次機會,他贏得了曾經渴望的親情,他也看到了生命真正的色彩,絢麗,多彩,燦爛,美好。
“生命萬歲”,讓人不由自主就想高呼壹聲,再壹聲。
記得,去年六月份在香波城堡拍攝音樂錄影帶的時候,埃文·貝爾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那是壹種對過去好奇和探究。其實歷史並不是那麽單調、繁瑣、無聊的,很多時候,歷史也可以變得趣味十足。那時候,斯嘉麗·約翰遜就說,如果能夠把歷史也變得性感,那將會很有趣。埃文·貝爾當時就覺得,創作壹首關於路易十六,或者是關於歷史的歌曲,應該是十分不錯的主意。
在過去壹年中,埃文·貝爾斷斷續續壹直就有這個想法,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觸發點而已。沒有想到,卻在今天順利完成了。雖然今天的創作過程是壹氣呵成,前後埃文·貝爾只耗費了不到二十分鐘就把歌詞寫完了,但嚴格來說,整個創作過程卻是持續了壹年零三個月。歷史,絕對不是那麽簡單的,沒有知識的沈澱,沒有理解的深入,是沒有辦法領悟壹個時代的特征的。
剛才這首埃文·貝爾情不自禁用“生命萬歲”來命名的歌詞,遠遠不僅僅是壹首歌詞,每壹個句子的時態和用詞,都結合了歷史,結合了宗教,比起說是歌詞,更像是壹首詩詞,就好像十八世紀如同詩歌壹般的歷史。
這是埃文·貝爾創作的歌詞中,最大氣最簡練最詩意最壯觀也是最深刻的,即使是當年那首被奉為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天光(Iridescent)”,在歌詞方面,也依舊比不上剛剛創作的這首“生命萬歲”。當初的“天光”是將自己的心緒融合到大自然之中,在公路旅行上目睹了那壯觀宏偉的畫面之中,情不自禁抒發出來的感想,那種豪氣在胸腔之中激蕩;而這次的“生命萬歲”,卻是站在了歷史的角度,站在了所有人的角度,這是對生命的壹種歌頌,對自由的壹種渴望,僅僅從立意上來說,就超脫了普通的歌詞範疇。
埃文·貝爾剛才創作歌詞的二十分鐘內,壹氣呵成沒有任何停頓,當創作結束之後,他試圖對歌詞做壹些修改,卻發現無從下手,因為他認為這就是最佳的版本,是否完美他不能下定論,但是無需修改卻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鏗鏘有力、跌宕起伏、激情四射的歌詞,雖然透露著歷史的蒼白和陰郁,但主題卻是對生命的渴求,埃文·貝爾希望能夠用壹首磅礴大氣的旋律將歌詞襯托出來。
聯想到樂器的時候,埃文·貝爾腦海中第壹個浮現的就是大提琴,上壹輩子埃文·貝爾的大提琴功底可是十分紮實的,可惜這壹輩子在創作的時候,除了“舊愛已死(Your.Ex·Lover.Is.Dead)”之外,他沒有更多的機會將大提琴的音色展現出來。這壹次,說到大氣,音樂之中自然是首推交響樂,埃文·貝爾想到了采用小提琴做主旋律,大提琴取代貝斯的節奏地位,作為旋律的節奏低調。
埃文·貝爾不由自主就站了起來,拿著壹根小木棍,就好像交響樂團的指揮壹樣,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的眼前有壹個百余人組成的大型交響樂團,伴隨著他揮舞著的右手,大提琴的旋律低沈地宛若翺翔的蒼鷹,在茂密的綠色、清澈的藍色、深沈的褐色組成的中土大陸之上低低滑翔而過,在天際留下壹道長長的飛行痕跡。
定音鼓的鼓點和小提琴的弦音加入伴奏,將天際邊緣的海平線帶入視線之內,那洶湧澎湃的波濤在蒼鷹的身體底下翻滾咆哮,擊打在巨大的礁石上,迸發出大片大片晶瑩透亮的水花,那種低低的轟鳴聲在天空底下回旋盤轉。
埃文·貝爾只感覺自己的胸腔裏有著無數的樂符在激蕩碰撞著,就好像浪花撞擊礁石壹樣,每壹個碰撞都會有無數的聲音在回響,大提琴、小提琴、定音鼓、原音吉他、鍵盤……對了,還有清脆悠遠的鐘聲,所有的樂器旋律在埃文·貝爾的腦海之中交織,以剛才創作的歌詞為軀幹,開始壹點壹點在上面賦以血肉。綠色的是森林,藍色的是大海,琥珀色的是天空,褐色的是土地,紅色的是巖漿,黑色的是陰影……這是壹首歌,更是壹個世界,被賦予了生命力的壹個世界,樂符伴隨著世界裏自由肆意張揚的風,在每個角落裏狂放地高歌著。
當埃文·貝爾把整首旋律編曲完畢時,胸腔澎湃的情緒到達了頂點,他不知道自己是因為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這個角色,還是因為路易十六的那段歷史,亦或者單純是因為這首歌曲所帶來的震撼,但是他此時此刻就是想狂喊壹聲,把內心的激動淋漓盡致地宣泄出來。
於是,他這麽做了。
“啊!”埃文·貝爾站在原地,就好像朝著天空怒吼壹般,把內心激蕩碰撞的火花完全釋放了出來。
廣場上的工作人員和臨時演員都詫異地看著埃文·貝爾,全部人都受到了驚嚇,還以為埃文·貝爾瘋了——事實上他此時的確是瘋了,不過泰迪·貝爾阻止了陷入迷惑、緊張的人們,他表示,估計埃文·貝爾是在進行壹次創作,需要宣泄壹下內心的情緒。
果然,埃文·貝爾怒吼完之後,揚起聲音,就像是主宰這個世界的國王,擡起聲調說到,“‘生命萬歲(Viva.La.Vida)’!”雖然這句話是西班牙語,但同時也是傳世名句,所有人都能夠聽明白。恍惚之間,大家都若有所悟,猜測埃文·貝爾因為剛才那場戲,有所感悟,最終創作出了壹首歌。
雖然大家的猜測有所偏差,但距離事實也不遠了。
埃文·貝爾將胸腔裏的情緒宣泄壹空之後,並沒有泄氣萎靡,而是精神壹震,飛快地朝泰迪·貝爾跑了過去,泰迪·貝爾剛才就把素描本拿了出來。埃文·貝爾接過本子,直接席地而坐,就開始把腦海裏的旋律化作壹個個樂符,在紙面上記錄下來。
當初“天光”橫空出世,包括埃文·貝爾在內,很多人都認為要超越這首經典是壹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但是今天,埃文·貝爾創作出了這首“生命萬歲”,就他個人而言,這是他繼“天光”之後,創作出的第二首經典,絕對能夠與“天光”比肩。
這是壹種幸福,也是壹種激動,埃文·貝爾盡情地沈浸在這種歡欣鼓舞的氣氛中,把所有的情緒都通過筆尖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