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七百三十章 強強聯合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1982年,堰河村堰西組又在村南建起鳳鳴禪寺。
後來村民們協商,決定把石佛像放在鳳鳴禪寺,供四鄰八鄉的人朝拜。
石佛像先是放在大雄寶殿裏,有蓮花底座,用鏡框保護著。
2007年有人又想在原址上恢復鳳脈寺,將石佛像搬走。
但由於種種原因,事情沒有談成。
2009年,石佛像又搬回鳳鳴禪寺的庫房裏。
這壹次,胡某把目光盯向鳳鳴禪寺的這尊石佛。
當然,他們不會說“偷”,也不會說“盜”,因為偷盜的是佛像,所以,他們說是“請”。
入冬的壹天,胡某和他們的另壹個“夥計”陳某,去也屬於這壹行當的老劉店面裏串門。
老劉壹邊擺弄著他的古玩,壹邊遞過壹根煙,說:“前壹陣子我在鳳鳴鎮堰河村鳳鳴禪寺看到了壹個佛祖,不知道妳們‘請’不‘請’?”
胡某壹聽,眼睛就放出光來,問道:“啥樣子?”
老劉放下手中的玉器,神秘地說:“白色石質,外表淺黃色,菠蘿頭,盤腿坐著,壹只手放在腿上,壹只手手心向上,聽說廟裏要把佛從禪房移到‘大雄寶殿’的供桌上。”
老劉提議去現場踩踩點,瞅壹瞅。
幾人踩點時發現,佛像底座上的水泥還沒有凝固好。
機會來了,在又是壹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陳某和張某帶了幾個人手,把三輪車遠遠熄火,然後推到事先選好的地方。
張某輕手輕腳,神不知鬼不覺地跳進院墻,壹點聲音都沒有。
然後他打開壹旁的側門,幾個人魚貫而入進入院內。
等來到這座剛剛移到殿內的石佛前,就開始動手。
由於石佛和供臺黏合得不緊,四個人鏟掉水泥後,將石佛挪到帶來的手推車上,然後壹鼓作氣將小車推出小廟。
不想麻煩又來了,前面有壹個陡坡,他們幾個人死活推不上去。
沒辦法,張某悄悄撥打手機求助張購糧和老劉。
壹小時後,兩個人趕來。
最後,七八個人合力,把石佛擡上三輪車,拉回老劉的親戚家,深埋在後院。
兩個月後,張購糧找來買主,交易達成,成交金額15萬元,可以說十分便宜。
這樣的黑市交易,連真正價格的壹成都不足。
而就為了這麽點錢,就有人鋌而走險。
恐怕很多人怎麽也不會想到,賊這麽膽大,竟敢偷走石佛像!
當然,有人偷,就有人會找回來,中華民族從來就不缺守護者!
2010年12月16日淩晨,剛在岐山鳳鳴禪寺做了14天住持的釋蓮祥來到大殿裏。
他忽然發現頭天下午剛擡到供臺上的石佛,像咋就沒了影。
在驚恐之中,他趕緊給寺院的“掌門人”打了電話。
因為5個月前,掌門人和鳳鳴鎮堰河村堰西組簽訂了協議,當上了鳳鳴禪寺管委會主任,並請來釋蓮祥當住持。
這位掌門人聞訊大驚,立馬騎著摩托車趕到寺裏,只見大殿裏壹片狼藉。
他再到殿內殿外轉了幾圈,左瞅右瞅,石佛果真是被人偷走了。
他頓時出了壹身冷汗,當即打電話報了警。
這位掌門人是鳳鳴鎮人,10多年來壹直搞書畫裝裱和收藏,算是岐山的文化名人。
他當然清楚,石佛丟失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這可是驚天的文物大案,岐山方面很快來到了鳳鳴禪寺,對現場進行了認真的勘查。
然而,他們並沒有獲取有價值的線索。
壹天壹天過去了,案件進展不大。
在鳳鳴禪寺的明代石佛被盜期間,岐山出現了另壹種聲音。
有些人懷疑石佛是這位掌門人盜走的,理由是他長期做生意,為什麽就忽然對寺廟產生了興趣?
有人說,他當初承包鳳鳴禪寺,就是為了打石佛的主意,或許就是他監守自盜,販賣了石佛。
有了這樣的傳言,那段日子自然就特別難熬,心裏特別憋屈。
只不過,這壹位卻不知道如何向人們解釋這壹切。
他在縣城每每碰見熟人,都會被追問石佛的去向。
到後來,以至於連家人對他承包寺院也起了疑心。
責備他放著生意不好好做,非要承包什麽寺院,沒吃上魚反倒沾了壹身腥!
在等待和期盼中,石佛案的偵破還是沒有結果。
為了自證清白,他就自己動起來了,只身查訪,尋找石佛。
從2011年3月起,他自費前往北上廣深等10多個省市尋找。
每到壹個城市的古玩市場,他都要在壹尊尊石佛前仔細觀察、辨認。
但每次都是抱著希望而去,帶著失望而歸。
為了找回石佛,就在他當起了“獨行俠”四方尋訪的時候,岐山警方也展開大面積摸排,尋求案件的突破口。
從現場看,案犯對鳳鳴禪寺及其周圍環境比較熟悉。
事前經過多次踩點、預謀,推測應有當地人參與,或在附近有落腳點。
從作案手段來看,案犯屬盜竊老手,有撬盜經驗、攀登技術、反偵查意識。
根據現場兩道手推車車痕判斷,直接進入現場的案犯達四名以上才有可能挪動佛像。
經過多方走訪當地群眾,從周邊縣區獲知了幾條重要線索。
2010年8月,鳳翔縣長青鎮靈化村城隍廟,壹個重約上噸的清代鐵鐘被盜;
同年10月,扶風縣南陽鎮華嚴寺,壹尊釋迦牟尼石像蹊蹺失蹤;
前不久千陽南寨鎮,壹列入文物普查名錄的明代鐵鐘也離奇丟失。
這幾起盜竊案的作案方式極其相似。
經過細致分析和對比,大家壹致認為:這些案件系壹個團夥所為。
之後有關部門,遂將這幾起文物盜竊案並案偵查。
幾番收集信息後,將曾因盜賣文物受過多次打擊的岐山縣肖某某列為第壹嫌疑人。
之後圍繞肖某某的社會交往和活動軌跡,展開偵查。
果然,2011年4月,壹個由胡某、張某等10余人組成的盜竊團夥浮出水面。
2011年6月27日晚,確定團夥成員的具體位置後,馬上攻堅,拉開收網行動。
這壹次,先後將11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經查,該犯罪團夥由岐山、陳倉和南河人組成。
他們的作案特點為有分有合,白天踩點,晚上下手,擅長盜竊寺廟和田野裏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