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六十六章 常用二十四種彩瓷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夕陽下,陳文哲結束了壹天的工作。
  壹旁的小倉庫內,燒制好的青瓷小碗等日用瓷器,已經打包完畢。
  那些當然不是他的作品,但是這些青瓷作品也十分精美。
  青瓷在壹念堂陶瓷廠,已經生產了快兩年。
  在這裏有著制作各種各樣瓷器的高手,青瓷也不能例外。
  畢竟陳文哲出名,最早就是靠的青瓷。
  這些作品將陸續發往全國各地,走上老百姓的茶幾餐桌……
  現在的青瓷既是藝術品,也要服務於人們的生活。
  陳文哲也需要生活,所以每次他攻關過後,都會有壹大批精品瓷器流入市場。
  接下來的壹段時間,就是生產、宣傳、出貨賺錢。
  每天天不亮就會取窯磚、開窯門、取匣缽、開匣缽……
  隨著壹聲雄渾的“開窯咯”,陳文哲完成了又壹批青瓷的古法燒制。
  這裏面的瓷器,開窯之前基本上都已經被預定了,不愁沒銷路。
  陳文哲的工作室裏,現代化的智慧窯爐,實現自動調節各個燒制時段的溫度;
  研發的傳統龍泉青瓷瓷土標準化生產應用,實現了青瓷原料規模化穩定生產;
  整個過程,從采土、粉碎篩選、淘洗沈澱、拉胚、晾胚、素燒、修胚、裝飾、上釉、裝匣裝窯、燒窯、出窯,最終上市結束。
  現代人關註成本,最終關註的可能還是產品的價格問題。
  而到了龍泉窯這裏,因為龍泉青瓷的燒制工藝復雜,成品率比較低,精品龍泉青瓷的價格就比較高。
  有人把龍泉青瓷分成這樣幾個層次:精品,壹等品,二等品,次品。
  精品是沒毛病可挑的,釉面釉色勻凈,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
  好的青瓷,只要壹看,腦子裏閃過關於青瓷的好的形容詞太多了。
  如果把所有好的特質,全部燒制出來,肯定就是壹件精品龍泉青瓷。
  可是,青瓷只不過是國內無數彩瓷之中的其中壹種。
  這也是陳文哲忽然間想到的壹個問題,國內的瓷器當中,到底有多少彩瓷?
  陳文哲把能遇到的,好的名窯都仿了壹遍,他還真沒有梳理過國內出現過的彩瓷。
  彩瓷,應是帶有色彩裝飾的瓷器。
  由於我國彩瓷歷史悠久,在每壹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廣大陶工在生產技術上不斷地創新,因而彩瓷品種繁多。
  尤其是明、清兩代,JDZ的彩瓷品種可達數十種或上百種。
  從傳統名稱來看,有的從工藝方法上定名,有的從所用的彩料定名,有的從器表裝飾的彩色定名。
  而常用的彩瓷,應該有二十幾種。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青花、釉裏紅等等。
  青花出現於唐宋時期,成熟元朝,明清發展至巔峰。
  以鈷礦為原料繪於坯體,罩釉後入窯高溫燒制。
  釉裏紅創燒於元代,發展於永宣、清康乾時期發展至巔峰。
  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繪於表面,上釉後高溫燒制而成。
  青花釉裏紅元朝成熟,清代後,青花成為釉裏紅的點綴。
  像是五彩,就可以衍生出多重彩瓷。
  五彩創燒於元代後期,成熟,清康熙發展至鼎盛。
  顏色鮮艷濃烈,不強調過渡,也被稱為“硬彩”。
  五彩的基礎上創燒鬥彩,這種彩瓷創燒於明宣德時期,於明成化時期備受推崇。
  先用青花勾輪廓,再用顏料二次施彩。
  鬥彩的基礎上,再填顏色就是琺瑯彩。
  琺瑯彩創燒於清康熙晚期,將西方畫琺瑯技法移植到瓷胎上。
  粉彩始創於康熙晚期,雍正時期趨於成熟。
  施彩前用玻璃白粉末打底,讓顏色有過渡。
  礬紅創燒於宋朝,後沿用於明代,於清朝十分盛行,其色澤往往帶有壹種如橙子般的紅色。
  墨彩始於清朝康熙中期,流行於雍乾朝。
  它以艷黑為主,兼用礬紅、本金等彩料。
  除了這些熟悉的彩瓷,歷代以來的彩瓷還有很多,像是淺絳彩。
  流行於清末,以黑料繪花紋,再上淡赭和水綠、草綠、淡藍及紫色等。
  素三彩始於明成化,清康熙時期十分盛行。
  以綠、黃、紫、白等彩料為主,不用紅色。
  高溫顏色釉堆白創燒於明宣德,成熟於清雍正,主要有祭藍堆白和桃紅堆白兩大類。
  褐綠使用含鐵和含銅色料,呈現褐、綠兩色的花紋。
  紅綠彩常見紅綠黃黑四色。在燒成的白釉上施彩勾畫出紋飾,二次入窯燒制。
  白釉黑彩創燒於北宋,直至元明清都被廣泛燒造。
  用毛筆蘸黑料,繪於施釉白化妝土的胎上作畫,再上釉入窯。
  廣彩,是壹種完全因外銷而產生的新品種。
  新彩是光緒年間盛行,它包括貼花、繪畫、刷花、印花、薄膜移花、各色光彩等。
  釉下五彩首創於清末,因其抗侵蝕、耐磨損,也稱“綠色”陶瓷。
  釉下七彩工筆瓷於2011年9月研發成功,直接在坯體進行工筆彩繪,施釉後入窯高溫燒成。
  金彩始於宋代,清代極盛,用黃金色釉上彩作為飾瓷手法。
  灑藍竹管蘸藍釉汁水,吹於燒成白釉器上。
  青花加彩是明成化始創,清雍正進壹步發展。
  其以釉下青花代替藍色,燒成後再上其它彩料。
  兔毫釉是在黑釉器上透出黃棕色或鐵銹色條紋,如豪狀,得其名。
  陶瓷噴彩是鏤版蓋在器皿表面,用壓縮空氣經過噴槍將彩料噴於制品上,可進行多版套色。
  這裏是最簡單的二十四種彩瓷,也是我們常用,常做的二十四種彩瓷。
  而這些還是壹些平常的顏色釉,在這些顏色釉的基礎之上,還能形成很多釉色。
  比如唐三彩、宋三彩,雖然名字中都帶“彩”,但其實屬於陶器,不是彩瓷。
  彩瓷的品種繁多,加彩、五彩、素三彩、粉彩、硬彩、軟彩、古彩、琺瑯彩……
  不客氣的說,光名字都能把人繞暈。
  同樣都是在瓷器上畫畫,這些品種到底有什麽不同,又該怎麽區分呢?
  根據彩繪位置的不同,以上所有彩瓷都可以被劃分為三種:釉下彩,釉上彩,以及釉上釉下混合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