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三十三章 效果會是怎樣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38

  聲音真的是不同,至於說比別人做出來的頌缽,聲音還要好聽,他實在是聽不出來。
  沒辦法,陳文哲只有上大招,做鈴鐺。
  小型鈴鐺的泥範有不少,現場的銅水也不缺,既然這樣,繼續澆鑄唄!
  反正是做實驗,陳文哲就可著勁,使勁折騰。
  當然,在制作銅鈴的時候,他才想起,剛才還做了壹些銅管。
  這些串起來,就是風鈴。
  打磨好了,穿孔掛起來,風壹吹,叮當!叮當……
  “感覺是很好聽啊!”
  “就是敲擊的速度太慢!”
  “風太小?”
  “不對,是我們制作的銅管太厚,它們太重了風刮不動!”
  “還不如直接做個小型的銅鐘,我們親自敲壹下,不就知道好聽不好聽了嗎?”
  “對啊,聲音大了,好不好聽,還是很好確認的!”
  “那就做!”陳文哲此時也發現,他犯了個低級錯誤,居然想著鑄造銅管?
  這樣鑄造出來的東西,管壁得多厚?
  做鐘不如做鈴鐺,相比做鐘,這個做起來速度更快。
  所以,在準備做壹只稍微大點的鐘之時,陳文哲先做出來了不少鈴鐺。
  這壹次,就聽出好壞了。
  鈴鐺的聲音需要清脆,所以都是叮鈴鈴的響聲。
  而鐘聲,需要渾厚,就是叮咚的聲音。
  等到什麽時候,只有壹聲:咚……那也就算是成功了。
  所以,這壹次壹只半人高的銅鐘,就發出了咚的聲音。
  聲音低沈、渾厚,還延綿不絕。
  敲了壹聲,聲音卻不停的繞耳,這就是金屬的泛音,特別渾厚。
  這就是余音繞梁吧?不能說仙樂,但是聽著還真是有點震撼人心!
  看著眼前的大鐘,陳文哲感覺十分滿意,因為已經有那個意思了。
  他這還只是最簡單的壹體鑄造,要是做上鐘乳,還是三十二個,不停調節聲音,那最後的效果會是怎樣?
  仿制景雲鐘絕對不簡單,不說其上的文字,那個是最好仿制的,只要是上面的獸紋。
  陳文哲能隨口說出來的,就有飛龍、飛鳳、仙鶴、獨角牛、走師等等。
  而這些每壹種的形象,都是獨壹無二的,都需要認真雕琢。
  當然,在雕琢之前,還需要對泥範進行特制,要不然,鐘面上根本就形不成這些形象特異的神獸。
  總共五段,二十六塊泥範,稍微幹壹些,就要壹壹修整,直到完全合格。
  這壹天,所有準備工作終於全部完成,只等泥範幹透,就可以正式澆鑄。
  “老板,木模我們做完了!”
  就在陳文哲欣賞自己制作的泥範的時候,壹名工人過來報告。
  “木模?羅漢木模?”陳文哲壹楞,接著想起來。
  最近他的工作還真是不少的,制作各種樂器的同時,還想到什麽就制作什麽,比如壹些銅器!
  太過復雜的就算了,但是壹些銅壺、銅碗什麽的,還真需要制作壹批,這東西當做生活用品,也是很不錯的。
  除了這些東西,也就是十八羅漢了!
  工人制作的木模,肯定是不合格的,還需要陳文哲去做最後的修飾。
  木頭做的木模,就是壹個個比人高的羅漢造像。
  配上各種動作,壹個個的體積可真不小,所以,這些木模也不是壹體的,而是拼接出來的。
  拼接打磨之後,再在其上雕刻。
  現在只是切出來了大體的形狀,精雕還是需要陳文哲來做。
  木雕手藝,陳文哲壹點也不差,當然,這份手藝大部分是來自石雕、玉雕手藝的傳承。
  對於雕刻,他可不比制作瓷器來的弱。
  所以,精雕十八羅漢也不過是浪費了他點時間,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麽難度。
  當十八座木人雕像完成之後,最重要的是處理他們的眼睛。
  這可跟瓷塑不同,沒法使用彩料進行點睛,所以陳文哲只能進行特殊處理。
  幸虧最近他的手藝,整體都在提升,要不然,他的畫龍點睛技術,在這裏還真沒有用武之地。
  畢竟澆鑄銅像,和彩繪上釉燒制,可是完全兩回事,跟畫畫也不同。
  但是,道理的想通的,這就是壹種變相的開臉。
  人物眼睛的處理,最難的其實是青花,因為需要註意散暈。
  等能控制青花散暈的問題之後,這個問題就相對簡單了。
  而在銅像之上,陳文哲需要做細部處理,等鑄造出銅像之後,再精心打磨,讓壹些細微之處反光,這樣壹來,也許能形成瓷器所沒有的特殊效果。
  畢竟,眼睛本來就是可以反光的,裏面就有這玻璃體。
  金屬自然就具有光澤,只要處理的好,銅像的眼睛不止是可以傳神,甚至是能夠形成光芒四射的效果。
  而要想達到陳文哲設計中的效果,肯定要用到高級打磨術,而對這壹點,陳文哲也壹點都不擔心,因為他傳承燒制金磚的時候,還意外得到了另外壹種絕活——磨鏡術!
  拉出技能列表,看向絕活那壹欄:幻雕、瑩瑩寶光、磨鏡術、紅斑綠銹、古銅色、畫龍點睛;
  壹共六種,其中幻雕在這裏應該是最有用的。
  因為幻雕技術,就是采用的視覺欺騙。
  其次才是瑩瑩寶光、磨鏡術、古銅色和畫龍點睛,這些絕技在這裏都可以用得上。
  如果要做舊,甚至連紅斑綠銹也可以使用。
  瑩瑩寶光,其實也是壹種對器物表面的處理,而想要達到這種效果,磨鏡術就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古銅色和畫龍點睛,就不用說了。
  這些絕活到了現在這種程度,陳文哲居然全部都用得上,而且還是互相配合著用。
  這樣以來,他就方便了,不管做什麽,都感覺十分得心應手。
  制作完成木模,接下來是利用翻砂工藝,開始澆築。
  這個時候,陳文哲又停了壹天。
  他想著,是不是可以更進壹步?
  所以,他再次做了十八件小型木模,利用翻砂工藝,澆築出來了十八尊巴掌大的羅漢銅像。
  這壹次,他想要發揮壹下自己的雕刻技術,特別是幻雕技術。
  所以,在銅水澆築完成之後,利用那幾名老工人的經驗,在短時間的凝固之後,就快速開模。
  這個時間把握的很準,開模之後,銅像稍微凝固,但是還沒有完全凝固。
  此時的銅像還很熱,但是,陳文哲還是帶著厚厚的隔熱手套,拿著壹把刻刀,在壹尊羅漢的臉上,快速雕琢起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