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安溪柚

都市生活

白底紅邊的公交車,在路中央不疾不徐的走著,頂上的天然氣燃料包搖搖晃晃,仿佛壹個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三十章 真正的戰場透明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by 安溪柚

2021-12-12 19:42

  更何況,現在的中國騰飛也有能力和實力去研制這類更先進的反導攔截系統。
  先不說自家的反艦彈道導彈的滑翔彈頭,以及二炮的17型中近程突防導彈,就是於這兩款武器系統有著極深血緣關系的無偵-10,就足以提供豐富的相關技術參數和關鍵要點,從而令LYJ-24反導攔截系統的研制更加有的放矢。
  要不怎麽說,裝備體系這東西越往後走,能跟的人就越少,除了巨大的成本投入外,關鍵還是要看掌握的技術水平和經驗總結。
  打飛機防空系統能造的人多,那是因為作戰飛機普及,把相關飛機的機動能力形成參數,往計算機裏已輸入,就能形成防空導彈的大致建模。
  打導彈的反導系統能跟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最根本的原因便是能夠擁有彈道導彈的國家就銳減到那麽幾個,短程的還好說,中遠程的更是屈指可數,沒有相關的指標參數作參考,怎麽去根據實際情況構建本身的性能參數?真的要紙上談兵?
  等到了臨近空間飛行器就更不用說了,能完成建造的可能也就那麽壹兩個,因為這類飛行器的研制難度之大,超乎想象。
  畢竟30公裏到100公裏之間的臨近空間,屬於那種飛機上不去,衛星又下不來的那麽個奇葩存在。
  具備外太空那種失重的狀態,但依舊存在細密的空氣阻力。
  這就要求這類飛行器既要具備航空器那般靈活的操作性以及可重復性;也要擁有航天那種對失重狀態的克服以及對抗高溫高壓的性能。
  屬於典型了航空、航天結合的產物。
  當年冷戰時期能這麽玩兒的只有美國和前蘇聯,連歐洲那種號稱科技發達,創新牛掰的存在,在這壹領域都是空白。
  至於號稱技術更發達的日本,連這方面的皮毛都摸不到。
  到不是日本和歐洲不想碰,而是自身的技術水平根本就達不到能夠觸碰的資格,因為這領域考驗的可不僅僅是某壹單品類的技術水準,而是整個航空、航天最最高端的綜合實力。
  如若不然,美國的“黑鳥”戰略偵察機為何能成為唯壹;八、九十年代的“曙光女神”計劃又為何令全世界顫栗?
  還不是美國借此展示的航空航天綜合實力實在是太過強大,強大到令人想不絕望都不行!
  而如今中國騰飛同樣具備這樣的實力,當然壹家企業無法跟當今世界唯壹壹家超級大國的存在相比擬,但這麽多年中國騰飛堅持的航空、航天充分的融合,卻很好的體現在無偵-10上。
  就比如說無偵-10的機身蒙皮使用的是壹體化成型的碳纖維-陶瓷復合材料。
  不但材料本身就十分難置備,加工和工藝方面更是難出天際,因為整體的要求只能是壹體化,除了特定的位置預留幾個維護和設備安裝艙口外,不能有絲毫連接的地方,不然在超高音速飛行狀態下,整個無人機有可能被高溫侵入內部,直接焚毀。
  在無偵-10之前,中國騰飛只能制造長度為5米,寬度不足2米的碳纖維-陶瓷復合材料壹體化成型結構,主要用於反艦彈道導彈的滑翔彈頭,以及17型中近程突防導彈。
  無偵-10卻是之前產品尺寸的兩倍還多,關鍵的問題是尺寸的增大帶來的是壹系列結構強度和力學特征的改變。
  依照原先的工藝顯然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沒辦法,中國騰飛只能開發壹套全新的碳纖維-陶瓷復合材料壹體化成形工藝這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了材料的問題,無偵-10散熱的問題也是壹大關鍵技術,不同於反艦彈道導彈或是17型中近程突防導彈,其彈頭內部的制導組件畢竟要簡單壹些,對於散熱的要求雖然有,但沒有達到苛刻的程度,畢竟最後是要同歸於盡的,即便是有也不會做的那麽復雜。
  無偵-10可就不壹樣了,其內部不但承載著整套無人機操縱系統、衛星、地面的通信裝置、合成孔徑雷達、通信中繼設備、指揮控制系統等多種現代化電子信息設備,更重要的是無偵-10不是壹次性產品,而是能夠多次使用的無人機。
  所以如何能讓這麽多復雜敏感的電子設備在高空高速這樣的環境下正常的多次使用,便成為無偵-10成敗與否的關鍵,而這其中最最核心的難關就是散熱。
  沒辦法,不但無偵-10內部的電子設備工作時會散發熱量,最關鍵的是超高音速飛行時產生的高溫更是能在極端的時間內對內部的電子設備造成致命傷。
  好在中國騰飛在航天器散熱方面有著相當深厚的功底,憑借著這麽多年為衛星提供相關散熱裝置和系統的經驗,中國騰飛為無偵-10靠發出壹套十分高效的快速散熱系統。
  綜合實驗表明,在機體表面問題升高到1260攝氏度的高溫時,機體內部能夠控制在36攝氏度這個人體體溫正常值。
  對於保護機體內部結構,維持設備正常運轉可謂是功不可沒。
  除了材料和散熱,無偵-10涉及到的航空、航天技術領域包括但不限於航空動力學、航天動力學,航空風洞試驗,航天激波風洞試驗,空天震動試驗,輕質堅固材料,抗毀傷試驗等等上百個學科。
  毫不誇張的說,無偵-10雖然只是壹款無人機,但卻把中國騰飛這麽多年積累的技術老底子壹次性全都掏空了。
  可既便如此,無偵-10依舊沒有達到莊建業的理想狀態,因為在莊建業的規劃中,無偵-10不是單獨的壹款,而是應該如同中國騰飛起家時打造的TY-2無人機壹樣,應該形成壹個品類和系列。
  因此莊建業希望無偵-10能夠在亞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三個狀態下自由切換,從而令自身的戰術適應性更強。
  然而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無偵-10就必須配備超燃沖壓-渦扇-火箭相結合的超級變循環發動機,這東西對目前的中國騰飛來說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自然是無法實現,沒辦法只能使用兩臺可重復使用的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作為無偵-10的動力源。
  這對莊建業來說是個不大不小的遺憾,因為這意味著什麽無偵-10的作戰半徑被大為縮短。
  然而對部隊的相關單位來說,無偵-10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至寶,因為有了他,第壹島鏈至第二島鏈之間的廣闊海域將不再有秘密,至於出動的方式嘛,就在W地區發生地震的前兩天,部隊的無偵-10直接從某島上空略過,不但記錄下大量關鍵的通信和雷達的頻譜信號,更關鍵的是這壹切並沒有被島內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這說明什麽?
  真正的戰場透明,已經拉開了帷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