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安溪柚

都市生活

白底紅邊的公交車,在路中央不疾不徐的走著,頂上的天然氣燃料包搖搖晃晃,仿佛壹個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七十壹章 最最隱秘的老底子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by 安溪柚

2021-12-12 19:42

  “壹切為了效率!”
  大領導聽罷林光華的話,先是微微怔了壹下,旋即重復了壹遍最後壹句,旋即看向旁邊的軍內大領導等人:“妳怎麽看?”
  “這個……”
  軍內大領導張口欲言,卻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其實不止是軍內大領導有這種感覺,其他陪同大領導過來的首長和領導同樣如此。
  沒辦法,實在是被騰飛集團這套提升效率的做法給驚到了。
  無論是說騰飛集團把人心算到了骨子裏也好,還是認為他們真的把效率當成生命也罷。
  見微知著,能在加餐這件小事上都把效率問題做到了極致,以至於都動用了心理學,倫理學,統籌學,概率論,分析學等多種學科,可以想見,騰飛集團在效率方面的執著程度達到了何種程度。
  也就是說,在其他生產環節領域,騰飛集團的效率優化會更加明顯且富有成效。
  這種將效率刻進骨子裏,且形成基因化制度的企業,別說是在國內鳳毛麟角,就是在世界範圍也不多見。
  這讓軍內大領導等人如何評價?
  說是中國特色?
  這種把人心往骨子裏算的做法,無論如何跟特色這個褒義詞搭不上邊。
  可不說是中國特色,國際上似乎還真找不到應用多種學科來精算效率的先例。
  國內,國際都沒有相關的先例,面對這樣的新生事物,在場的領導們盡管不會像八十年代那般驚詫莫名,卻也處於謹慎,不便做過多評價。
  大領導當然知道軍內大領導他們的所思所想,見無人應答,也沒惱,而是笑容溫和的重新看向林光華:“妳們騰飛集團在效率方面壹直這麽執著嗎?”
  林光華猶豫了下,也想來壹個欲言又止,可骨子裏老派知識分子的實誠加強兩位大領導親至帶來的壓力,另林光華只是瞬間便不在隱瞞,於是話鋒壹轉,帶著三分無奈,七分嘆息繼續說道:“為了生存,我們只能這樣。”
  “為了生存?”大領導眉頭不由得深深的舟起來:“妳們騰飛集團的盈利能力不是還可以嗎?”
  此話壹出,周圍人都齊刷刷的看向林光華,因為熟悉大領導的人都知道,這話的潛臺詞是,妳們騰飛集團繁榮的外表難道是假的?
  要知道以騰飛集團的盈利能力,早已經脫離生存的範疇,而是進入另個該如何活得精彩的境界。
  結果林光華張口就說生存,這是不是矯情,就是另有隱情,可不管是哪壹種,按照大領導性格,都是不喜歡的。
  林光華自然是不清楚大領導是什麽性格,但被這麽多的領導和首長註視,心裏的緊張自然更加劇烈,但還是勉力支撐著說道:“我們目前的國際市場份額只能維持在壹個很低的水平,面對波音,空客,通用,羅羅這樣的巨頭,我們只有招架之功,尚無還手之力,如果不在內部的創新和產品線進行更有效率的叠代和發展,我們很難保住現有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而喪失國際市場,對騰飛集團來說是致命的,因為我們68%的盈利來自國際市場。”
  “將近70%。”
  “這麽高的比例!”
  大領導和軍內大領導聽了林光華的話,幾乎異口同聲的發出了驚嘆!
  連兩位見慣了世事變遷,喜怒不行於色的大領導都如此,就別說其他人了。
  要知道航空航天領域雖然準入門檻高,但國內在這方面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低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這個行業不但是高門檻,更是高度壟斷。
  而歐美發達國家在這壹領域早就形成壟斷並築起了極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基本是把該吃的,不該吃的肉全都囫圇到嘴裏,剩下的壹些湯湯水水,原本還能讓壹些後進國家多少能吃點兒,可隨著冷戰結束,集成前蘇聯強大航空航天家底兒的俄國人貿貿然的殺入國際市場,壹下子就把西方發達國家留下的那點兒湯湯水水也給占了。
  這下連那些稍有技術的後進國家都沒辦法在這領域立足了,就別說技術和體制和這些後進國家差不多的國內企業了,要麽是仰人鼻息,要麽就是撿些發達國家不愛幹的臟活累活勉強試壹試。
  可即便如此,總體的盈利也只占全年營收的10%以下,不能說忽略不計,但也絕稱不上支柱。
  所以在這壹領域,國內的企業幾乎有壹個算壹個,不是靠著國家的訂貨輸血,就是在國內的民用市場上艱難刨食兒。
  用三十多年後的壹句流行語來形容,那就是內卷相當嚴重。
  若非如此,國家為什麽削減了的腦袋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不是國內的市場不足以支撐如此門類的眾多的工業體系,需要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才能讓包括航空航天領域的諸多行業順利的生存,發展並壯大。
  然而,就在國內經濟進入壹個瓶頸期,肉眼可見的內卷日益加深,各位大領導苦苦思索破解之道之時,林光華壹句騰飛集團海外利潤占到總額的68%。
  這哪裏是什麽矯情和隱情?分明就是強心劑和腎上腺激素好不好。
  壹個被西方發達國家高度壟斷的行業,騰飛集團居然能夠做到海外營收占主導,這個成功經驗若是能夠推廣,那對經濟的推動和國家的發展簡直無法估量。
  所以大領導在稍微穩定情緒後便詢問道:“光華同誌,妳們是怎麽選擇把主要營收放在國際市場?沒有考慮過風險嗎?”
  “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騰飛集團從成立那天起就拿不到正規的航空器生產批文,但做對外出口的話,卻能拿到臨時生產許可,以便能夠出口創匯,後來企業發展,這個模式也就成了定式,再加上我們董事長莊建業同誌也說過,賺國內老百姓的錢那不算本事,掙國外資本家的錢那才是本事,所以我們就沿著這條路壹直走到現在。”
  林光華抓了抓腦袋,有些尷尬的回應道,事實上卻是將騰飛集團這麽多年最最隱秘的老底子壹點不剩的全都抖露出來。
  得虧莊建業不在這裏,否則絕對能上去拿針把林光華的嘴給縫上。
  就算跟大領導交代,也不能這麽實話實說呀,訴苦、賣萌、撒嬌最後在抹兩把眼淚,好讓大領導金口玉言,把快到期的各類許可再往後延幾年再說,可是現在……
  就連大領導都難以置信的看著林光華:“妳們騰飛集團至今都沒有正規的航空航天產品生產許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