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安溪柚

都市生活

白底紅邊的公交車,在路中央不疾不徐的走著,頂上的天然氣燃料包搖搖晃晃,仿佛壹個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華民族是個例外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by 安溪柚

2021-12-12 19:33

  不過高興歸高興,騰飛廠的達索飛機設計軟件卻不是冗余度更高的軍用飛機設計軟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騰飛廠終究只是個做無人機的民用航空制造廠,並不是生產軍用機的軍用廠。
  哪怕騰飛廠的生產的無人機已經被H公司當做軍用產品,進行銷售,但低空、低速、小功率的特征卻與普通的小型民用飛機沒啥兩樣,甚至更低。
  所以李斯特在挑選莊建業開出的飛行設計軟件時,並沒有給予頂配的待遇,再加上李斯特本來就有的限制並控制騰飛廠的心思,就更不能提供更高版本的軟件。
  所以騰飛廠手裏的達索飛機設計軟件只能進行時速三百公裏以下飛機的結構設計。
  時速三百公裏以上的飛機不是不能設計,但軟件內的空氣動力學的指標並不支持這樣的高速氣流的模擬數據分析,因此就算妳做出來,也只是憑空的臆想,根本不可能應用於實踐。
  基於此種限制,騰飛廠的軟件內並沒有大型結構重力件兒的分析建模模塊兒,原因很簡單,時速三百公裏以下的是典型的小型飛機領域,並不涉及大型結構重力件兒的設計與制造,就算裝上去也是浪費,所以精明的法國人幹脆就把這塊就刪了。
  當然了,如果騰飛廠想要時速三百公裏以上的空氣動力學數據庫,以及大型重力結構件兒模塊也不是不行,法國人在這方面還是很開放的,只要妳拿錢,答應他們的條件就行。
  不過這樣壹來明顯就是把腦袋伸過去,讓法國人狠宰。
  對此,過來實地調研騰飛廠飛行設計軟件的幾個十號工程負責人多少還是有點兒失望的,然而讓他們聊以慰藉的是,達索飛機設計軟件預留了壹個很開放的升級後門。
  很明顯是為了日後升級,再賺壹筆特意留下的。
  之所以大咧咧的弄得這麽開放,估計法國人覺得他們這麽高端的東西,壹般人也玩兒不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先不說軟件編程語言就是個不大不小的關口,就說數據詳盡的空氣動力學數據庫,數遍世界也沒幾個能弄出來的。
  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到是不在話下,可人家弄得都是為了打世界大戰的大寶貝兒,高端得要命,根本看不上法國的東西。
  英國和西德到是有能力改寫軟件,問題是他們本身的空氣動力學領域還都是壹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好不容易弄了“狂風”戰鬥機,還得拉到美國去做風洞試驗,結果弄來弄去,壹架戰鬥機,硬是被兩個國家折騰成戰鬥轟炸機。
  中國到是聽說有壹套風洞實驗設備,可看看殲六滿地走,殲七沒朋友,殲八三扁四不圓的窘態,就知道中國的空氣動力學也就是個六十年代的水平。
  美蘇看不上;英德沒實力;中國太落後,剩下連門兒在哪兒都找不到,自以為處在第二梯隊領頭羊的法國有啥好怕的?
  我就把後門兒明明白白擺在哪兒,妳們也做不出來,反過來妳們還得拿著錢巴巴的過來升級,那種無法言喻的優越感簡直難以描述,只有暢快的呻吟才能表達那種浪漫的快感。
  李斯特也是這麽想的,畢竟想要從時速三百公裏以下,升級到可以進行超音速戰鬥機和大型客機的設計,要添加的東西可不是壹點點,李斯特不相信壹個連電視機、電冰箱甚至是食物還沒有普及的國家能辦成這種事兒。
  然而無論是李斯特還是法國人都忘了壹件事兒,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民族面對困難都選擇舉步不前,也不是所有民族在窮困之時選擇隨遇而安,或許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之上大部分的民族都是如此,但總有那麽壹兩個是例外。
  而中華民族便是那個例外!
  其實早在去年十號工程項目組與法國人接觸準備購買他們的飛機設計軟件時,就已經開始論證國內自主研發相關設計軟件的可行性。
  要知道這種軟件可是未來飛機設計領域必不可少的東西,特別是在軍用飛機領域,絕對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好東西。
  既然如此,國內自然要自主掌握,不然讓人在設計端上掐住脖子,那就太難受了。
  只不過當時十號工程項目組在這方面遇到幾個困難,遲遲下不了決心,壹來國內的計算機軟件還處在空白階段,如此大的軟件能不能做出來,還有待進壹步調研。
  其次就是空氣動力學試驗數據的數字化儲存同樣是空白,系統化的研究進行的不夠充分,導致國內在詳細的飛行器空氣動力學方面有待追趕。
  最後就是相關方面的經驗不足,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如何推進,同時也要考慮這個子項目立項會不會對十號工程的進展產生影響。
  正因為以上幾個原因,十號工程項目組的負責人對研制國產飛行設計軟件很是謹慎。
  然而當他們看到騰飛廠的這幾套被閹割的法國達索原裝的飛行設計軟件後,所有的猶豫全部壹掃而空。
  中國有完善的試驗用風動群,幾乎涵蓋了從低空地區,到外太空超高速的所有領域;除此之外,西航所的戰鬥轟炸機項目使用的也是法國達索公司的飛行設計軟件。
  雖然只是類似樣品級的軟件,軟件升級被鎖死,無法進行更高水平飛行器的設計,但其涉及範圍卻達到了壹倍音速,並具備壹定大型重力結構件設計模塊。
  有了這兩樣東西,再加上騰飛廠手上的這幾套帶有開放性後門的閹割版飛行設計軟件,十號工程項目組就等於有了壹整套補全的Buff加成,這要是不幹還什麽時候幹?
  要知道幾個十號工程項目組的負責人可都是從五、六十年代熬過來的人,想當年要啥沒啥的時候都能搞出兩彈壹星,如今有風動群,有西航所的樣本,又有騰飛廠的做基礎,這條件不知道比當年兩彈壹星要好上多少。
  憑什麽不幹?幹就完事兒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