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斷九州

冰臨神下

歷史軍事

  相士曾發出預言:此子閉嘴則為治世之良賢,張嘴必為亂世之梟雄。   十八歲的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零四章 反勝

謀斷九州 by 冰臨神下

2020-3-6 10:05

  雖說從來沒將降世軍當成自己人,當明顯遭到出賣的時候,馬維還是會感到憤怒與心痛,“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就是下壹個嗎?”
  馬維盡壹切可能將上萬名老弱婦孺組織成隊伍,可是根本沒用,壹到開戰的時候,人群四散,在荒野中各自奔逃。
  不管怎樣,此情此景全在馬維的意料之中。
  官兵喜歡這樣的戰鬥,到處追人,無論對方是男是女、是逃是留、是反抗還是哀求,追上就是壹刀,這可是現成的軍功,漫山遍野的亂民,在官兵眼裏就是壹串串長腳的銅錢,誰先抓在手裏就屬於誰。
  於是官兵也亂了。
  馬維命部下的兵卒向後方降世軍搖旗、擊鑼,告訴降世王時機成熟,可以派出大軍參戰了。
  若幹支隊伍陸續進入戰場,降世軍旗幟、號令都不精細,因此沒人能夠統率大軍,每支隊伍少至三五百人,多則兩三千,再多壹些,士兵就會找不到主將。
  馬維很快發現,進入戰場的隊伍雖然絡繹不絕,人數卻沒有他預料得多,這絕不是好跡象,降世軍最大的優勢就是兵多,如今卻不肯壹擁而入,反而以短擊長,如何能夠取勝?
  遠遠望去,散亂的官兵開始重新聚集,迎戰降世軍,後者壹觸即潰,全靠著後續隊伍的強迫,才勉強留在戰場上。
  以狼驅羊,這像是壹種有效的打法,沒過多久,眼看著官兵步步逼近,馬維改變看法,決定遵從內心深處的直覺,而不是等到形勢明了時再做決定。
  他要逃。
  “我要親自去見降世王,請他派出更多將士,妳留下帶兵……”馬維向手下副將吩咐道,已經調轉馬頭,忽然又有些舍不得,他好不容易才得到壹支軍隊,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其中有二三百人原是梁國人,對他比較忠誠,沒有這些人,他又會變成光桿梁王。
  “潘楷!叫上幾個人保護我。”馬維決定帶走最欣賞的壹名梁國將領,至於其他人,為了不引起懷疑,只能留在險地。
  馬匹基本都給了寧抱關,馬維壹個人騎馬慢行,潘楷帶領六七名士兵步行隨後,逆著降世軍往回走。
  降世軍聚集在壹大片窪地裏,隱藏實力,以免被官兵提前看到。
  馬維在高處遠遠望了壹眼,向潘楷等人道:“降世王在城裏,咱們去那裏找他。”
  路上盡是前往戰場的士兵,降世軍又沒有清晰的旗幟,馬維說降世王不在隊伍中,潘楷等人自然沒有懷疑。
  回城的路不太順暢,若幹次被人攔住,壹位某某王手持雙刀攔在馬維馬前,喝道:“妳要去哪?想逃嗎?”
  馬維稍稍減速,仍繼續往前沖,急切地道:“讓開!急事!”
  沒等“雙刀王”明白過來,馬維已經貼身沖過去,此人也沒追,嘴裏咒罵著,帶領手下的士兵奔向戰場。
  降世軍號令不齊,馬維帶著不到十個人,壹路上連蒙帶嚇,竟然回到了孟津大城裏。
  潘楷等人已經隱約猜到梁王的用意,沒有壹個人提出反對,在身後跟得更緊壹些。
  城裏沒什麽人,馬維存有最後壹線希望,登上城樓向戰場遙望,除了遮天蔽日的煙塵,什麽都看不到,他又望向降世軍,大部分兵力仍未參戰,壹支小隊似乎正向城裏跑來,至於作為奇兵的寧抱關,蹤影全無。
  希望就此破滅,薛六甲心狠手辣,要利用這場交戰除掉無用的亂民,以及壹批不太聽話的將領。
  馬維恍然,怪不得剛才壹路上碰到的頭目多是此前請封王號者,薛六甲根本不是為了派人出去開疆擴土,而是要看誰的野心太大,不肯老實留在自己身邊。
  “愚不可及,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就是下壹個嗎?”馬維匆匆下樓,對降世王失望透頂,到了街上,向潘楷等人道:“降世王不會帶兵參戰,他要出賣所有稱王的人,妳們想回去,我不阻攔,但我要走,前去投奔晉陽軍,跟隨我的人,今後就是開國之臣。”
  “誓死追隨大王!”潘楷等人齊聲道,沒人願意再去送命,至於留在戰場上的親友,只好先置之腦後了。
  馬維帶人連過大城、橋梁與小城,壹刻也不想耽擱,到了北岸,看到不遠處的營地,他突然冒出壹個大膽的想法。
  北岸營地裏還剩下不少人,多是軍中頭目的家眷,他們不用去戰場上冒險,留在比較安全的地方,由上千名士兵保護。
  “降世軍大敗!官兵即將過河!”潘楷騎著梁王的馬沖進軍營,大聲叫喊。
  營地裏立刻陷入混亂,哭喊聲壹片,潘楷得到授意,對家眷不管不顧,只向士兵道:“梁王殺出壹條血路,過得河來,要去應城向沈家借兵,願隨者這就跟我走!”
  潘楷兜了壹圈,騎馬出營,不給任何人追問的機會。
  營中頭目根本彈壓不住,大批年輕力壯的士兵追出營去,不少家眷也跟著跑出來,兀自哭叫不停。
  潘楷將馬還給梁王,馬維贊道:“梁朝人物,將軍居首,日後恢復故國,必與將軍共治。”
  帶上的人越多,速度自然越慢,馬維願意付出這個代價,他總不能只帶寥寥數人前去投奔沈家。
  半日之後,馬維清點人數,跟上來的士兵大概有四五百人,無用的家眷都被已拋在後面,這讓他十分滿意,重新整編隊伍,設置將校,許以重諾,當眾封潘楷為梁國前軍將軍——封官不能壹蹴而就,總得留下日後加封的余地。
  隊伍走得匆忙,無糧無草,入夜之後,馬維抽刀,親自宰殺坐騎,生火燒熟分與眾人,人太多而肉太少,只能意思壹下,用來收攏人心。
  擔心官兵或降世軍從後面追趕,馬維率軍連夜趕路,碰到什麽吃什麽,到達應城時,全軍饑腸轆轆,只剩下三百來人,其他將士都在半路上跑了。
  馬維欣慰的是,後方沒有追兵。
  讓他大失所望的是,沈家人居然不在應城,晉陽兵也被帶走,據說是前去孟津參戰,馬維在路上卻沒有遇見。
  對馬維來說,此時此刻生存比什麽都重要,聽說沈直父子不在城中,馬維立刻聲稱自己從孟津趕來,要見守城將領,傳達沈牧守的密令。
  晉陽軍第壹次南下參戰,警覺性不夠高,馬維沒說出守城將領的名字,他們也沒懷疑。
  沈家的女婿周元賓聽說有嶽父的密令,立刻下令打開城門,親自出來相迎。
  應城守兵稀少,不過壹百余人,馬維率兵擁入,先是要酒要肉,隨後分兵接管城門,這才向周元賓道:“孟津大敗,降世軍與晉陽軍怕是都已覆滅。”
  周元賓大驚,隱約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馬維不給任何人質疑的機會,聲稱自己奉降世王、沈牧守之令,接管應城,便宜行事。
  只用壹個晚上加半個白天的時間,馬維征發城中所有能拿動兵器的男子,湊足千余士兵,總算稍稍安心,派人出城打探消息。
  壹開始得到的消息與馬維的說法壹致,孟津之戰官兵大勝,但是沒有趁勝進攻大小兩城,而是停在南岸,向降世軍邀戰。
  降世王退守大小兩城,吳越王下落不明,晉陽軍則根本沒在孟津出現,顯然是從別處過河,還要進攻官兵的後路。
  馬維慶幸自己提前逃出來,晉陽軍拿降世軍拿誘餌,降世軍又以梁兵和百姓當誘餌,無論最後誰勝誰負,誘餌都會被壹口吞下,必死無疑。
  周元賓確信自己真是上當了,懊悔不已,卻已身不由己,成為梁王手中棋子,無力反撲。
  占據應城的第三天,降世王派人過來斥責梁王背恩負義,馬維笑著聽完,向降世王使者道:“煩請轉告祖王,我非背恩,乃是遵守封王之諾,來奪梁朝故地,待我事成之後,當親赴軍營,向祖王敬拜請功。”
  使者壹撥接壹撥,言辭越來越客氣,最後甚至稱馬維為王弟。
  沈家說好的奇兵遲遲沒有出現,降世王不能不緊張,壹旦失去孟津,他又將無處可走,必須先給自己安排壹條退路。
  馬維越發慶幸自己逃得早,心中定計,以後可以接受降世王入城,但是壹定要將其牢牢控制住,奪取兵權,然後北上占據晉陽,有了立足之地,再與官兵對抗。
  這是壹個可靠的計劃,馬維盼望著孟津的官兵快些進攻,降世軍快些潰散。
  官兵的本意是要南北夾擊將叛軍壹網打盡,在南岸等待數日之後,終於看到北岸豎起己方旗幟,意味著另壹路官兵已經過河包圍降世軍。
  官兵發起進攻,付出不小代價,但是只用半天就攻下大城,爭奪橋梁時比較困難,陷入拉鋸狀態。
  降世軍顯示出來的鬥誌,令官兵意外,也讓遠在應城的馬維意外,他不停地派出探子,沒看到北岸有官兵的身影,只看到降世軍死守小城與橋梁,半步不退。
  這天上午,最令人意外的消息終於傳來,官兵在強攻數日之後,無故驚潰,好巧不巧,繞到南岸的晉陽軍及時出現,趁亂進攻,大敗官兵。
  占據應城、等著接收亂軍的馬維壹下子陷入困境,他將獲勝的兩支叛軍全給得罪了。
  恰在此時,沈聰與郭時風從鄴城星夜趕回應城,聽說消息之後,比馬維還要驚訝,他們本應帶著冀州兵回來,如今無功而返,必惹沈並州惱怒。
  郭時風見機最快,取出馬維寫給他的信,激動地說:“千載難逢,大梁復興,或許就在此時,梁王如不嫌棄,我願出奇策,助梁王壹臂之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