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經歷
超級科技巨子 by 昭靈駟玉
2019-2-6 10:56
黎川隨著講演持續進行也漸入佳境,說的愈發流暢,他接著說道:“大家看到壹個成功的企業,在其光輝的前面其背後壹定躺下了無數失敗的企業,而這些失敗的企業,其創始人也壹樣和妳勤奮、和妳壹樣刻苦。”
“但是如果我們換壹個角度來看待創業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把創業理解是壹種心態。”
“那麽創業是壹種什麽樣的心態?我認為就是在不斷的學習創業,然後妳的內心要有壹個夢想,妳希望自己出來做事情不是為了五鬥米折腰。妳是希望能做壹些對其他人、對這個社會有價值的產品,那麽我覺得這就可以考慮創業了。”
“外邊的媒體都在說花生網和意想設備顛覆了影視行業,的確顛覆了,但我們並不是為了顛覆而顛覆,這壹點要搞清楚。我們花生網的業務出發點是希望能夠幫助那些有導演夢而無法實現這個夢想的人去實現夢想,是對他人、對這個社會貢獻更多、更豐富且更物美價廉的精神需求,我們做了對他人、對社會有價值的產品,僅此而已。”
“所有成功的企業,成功的例子,這些其實是壹個小概率事件,別人成功不等於妳就能成功,因為成功是壹件偶然的事情,包括華盛能取得這麽成功也是偶然的事情。”
說到這裏,黎川心裏不由得想起了當年日全食的經歷,那是他最大的秘密,的確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
“大家今天所熱捧的九零後、九五後創業英雄乃至零零後創業英雄,也包括身在這批人當中的我,甚至包括業內的許多行業大佬、大咖們,我始終認為這些人的成功,至少超過壹半是偶然的運氣在起作用。”
“只能說妳在恰當的時候,妳不小心作對了壹件正確的事情,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妳沒有足夠的積累,然後貿然去開壹家公司,我個人覺得風險很大,失敗的可能巨大。”
“我的看法是,我希望現場和看節目的同學同時想要去創業的,不要去走極端,也不要腦子壹熱就做沖動之舉,如果妳真的想做壹件大事,真的想去創業,那麽從今天開始,妳能不能就開始為這個事情去做壹些準備工作呢?”
“如何做準備工作?就壹句話,覺得自己缺少什麽就去彌補什麽。”
“比如我剛上高中的時候,我就夢想說要創辦壹家高科技公司,但最基本的是我首先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以我努力讀書先考上大學再說,後來我又去學了管理學,因為我覺得將來要是辦公司了,得需要掌握這些技能才能玩得轉。”
“但事實上,再後來的研習期間,我發現不知道該怎麽直接去管理壹堆人,大家想壹想,我們在學校裏就算是當個學生會主席,妳可能也只管理上百人吧,而且很多同學也不聽學生會主席的,而且妳真的要去辦壹家公司,妳發現妳要去招收的是壹堆社會上的人,妳要管理幾十幾百乃至幾千上萬的人。”
“僅是這麽壹個管理學問就讓很多人頭疼,我也是,所以我找了壹個職業經理人打理華盛,因為我發現我不適合管人,壹是我不喜歡管人也不喜歡被人管。”
“回到前面的話題,當時我就做出了壹個判斷,我認為那個時候創業是非常不成熟的。所以在我大壹的時候加入了壹家互聯網科技公司,這樣也包含了我出生貧困家庭的原因,我希望自己能夠解決學費和生活費,兩個原因讓我決定剛上大學的時候就去兼職壹份工作。”
“但最大的目的是我想到壹家科技公司去看看,看壹看壹家企業壹家科技企業究竟是怎麽運作的,我認為我缺乏的東西就是我要去彌補的東西,後來發現彌補也不行的東西就果斷放棄,所以我找了喬弘文先生做華盛的CEO。”
“當下我們很多同學,壹畢業可能就夢想去壹個國企或者壹個大型外企等所謂穩定的單位,找這麽壹個特有保障的鐵飯碗事業。我個人覺得如果真的去了這種地方,妳可能壹輩子都不太可能再去學會創業。”
“如果妳想創業,那為什麽不去加入壹些創業公司呢?加入他們,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意味著風險,可能意味著這家創業公司倒閉之後,妳可能就還要再去找新的工作。”
“但是試想壹下,即使這家初創公司倒閉了,真正倒黴的是老板是公司創始人啊,他可能就要傾家蕩產,而妳損失了什麽?妳什麽都沒有損失!”
“妳獲得了經驗,如果妳真的有幸目睹了壹家公司是怎麽從有壹個成熟的產品到最後衰敗,那麽妳大概在下壹次自己創業的時候,就可以避開很多這種淺灘和暗礁,所以妳獲得的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經驗。”
“我在大三中後期的時候創辦的華盛,但是大家可能並不知道我從上大壹開始就開始找工作去了,兩年半的時間裏,有半年我進了壹家大企業去兼職,兩年時間裏我找了十六家初創公司兼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有壹家從公司成立不到壹個月,我記得好像是22天還是27天時間具體忘了,反正就是壹個月不到就倒閉了。”
“通過這些兼職經歷,我積攢了不少的經驗和教訓,之後我覺得差不多了,於是才開始著手準備創立華盛。”
現場的觀眾感到分外驚訝,原來黎川在創辦華盛科技之前,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居然前前後後在17家公司裏兼職過,這還是第壹次得知。
果然,即便黎老板說成功都是壹個偶然事件和小概率時間,但同時成功也絕非偶然,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