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開玩笑

曾經擁有的方向感

科幻小說

  被星際時代大文學家記憶撐爆大腦,唐準醒來後發現重生在了平行世界。   書寫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17章 推恩令

我真不是開玩笑 by 曾經擁有的方向感

2019-2-3 19:32

  商王宮內,杜興和帝辛坐而論道,談論可以改革的各種事就足足商議了好幾個時辰,這過程,杜興說的很盡興,帝辛聽得時而恍然大悟,時而激動的起身走來走去。
  他本就是致力於改革的大王,以前只靠自己的才幹,只靠從民間發現的賢才,他們都有著極大的時代局限性,尤其是那些民間人才,本就出身卑微,眼光見識對比帝辛都差遠了。
  很多時候帝辛說出來的話,提出的改革措施,自己都要花好多時間主動去解釋,才能讓那些人才勉強跟上他的思路。
  就如後世楊廣,開京杭大運河,足足造福後世上千年,但在楊廣那個時代有多少人能理解廣哥的目光有多深遠……負責主持運河建造的,恐怕也理解不了其準確含義,只是被廣哥暴力震懾著不得不去做。
  帝辛提出的各式各樣改革措施,也是那樣,手下人能做,卻沒幾個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真正的內涵。
  現在,被不知名的方外高人送來的杜興,每每提出壹個觀點,都和帝辛極為合拍,很多時候對方提的,還需要帝辛思考很久才能明白,而且明白後,特別契合帝辛的理想。
  至於他已經提出來推行的改革措施,杜興則是每壹種都能輕易理解帝辛最初的想法,講多了,帝辛這個大王有種遇到了知己的痛快啊。
  “痛快,痛快,愛卿請滿飲此杯,得愛卿,朕猶如得國之柱石,哈哈!”在杜興又壹次講出壹個改革點,帝辛才端著酒爵走來,大笑著敬酒。
  “有了愛卿所說的推恩令,朕以後再去削弱諸侯,加強中央集權,簡直如虎添翼,大善!”
  大商的諸侯封國模式,和漢代分封的眾多諸侯王不壹樣,但推恩令依舊是壹招削弱諸侯的超級大殺器。
  以前的西岐、西伯侯,上壹代死了自然有壹個兒子重新繼任,繼承的都是完整的西伯侯勢力,對方的數代累積,也讓侯國勢力越來越強,每每想起來帝辛就寢食難安,偏偏在沒有合適理由借口時,他根本不敢動西岐,不然其他諸侯怎麽想?
  現在好了,大善啊!推恩令?再仔細品味推恩令的意義,帝辛再次狂笑,“姬昌啊姬昌,天天在境內傳播朕的暴虐,愛美色聽信婦人言,呸,就他那樣的人,也有臉說朕?朕只有武庚壹子,他呢?足足十八子,加上認的義子足足近百,推恩令壹出,我看他怎麽招架!”
  如果能把現在的西岐壹股緊握在壹起的力量,直接分割成18份……那樣的西伯侯侯國,對帝辛真沒有絲毫壓力了。
  至於姬昌能不能看出推恩令的真實含義?能,肯定可以!別說姬昌了,這政令推廣出去,只要精明壹些的諸侯或諸侯麾下卿士,都能看出來。
  但看出來又如何?
  帝辛這個大王是純粹的壹番好意啊,妳看,朕是不忍妳死後,那些沒能繼承侯國的兒子受苦受罪,被繼承侯國的兄弟打壓啊,現在全部領實權,包括行政權和軍權,都分壹份……
  妥妥的為妳好!
  這政令,即便姬昌心理膩歪,能繼承諸侯之位的嫡長子伯邑考不爽,剩余的姬發、姬旦等兒子,又有幾個會不動心?封神故事裏,姬昌的嫡長子伯邑考是死在紂王手裏的。
  但歷史上可不是,歷史上壹說伯邑考早夭,另壹說姬昌不喜,中途廢了伯邑考這個嫡長子,傳位給姬發的。
  這個融合位面,到現在連杜興也明白了很多事,比如歷史上真正存在於商周交接期的人物,其性格原型全是以史為本,他們性格行為命運,基本參考歷史,然後增加壹些封神故事裏的能力。
  只有歷史上不存在的虛幻人物,才是和演繹神話故事壹樣。
  因此,這裏的帝辛行為模式和歷史壹樣,卻也有神話裏托梁換柱的偉力,比霸王還猛的多,西伯侯姬昌行為模式和歷史壹樣,卻有著神話裏蔔卦的能力。
  既然以史為本,西伯侯家的長子伯邑考,當然不可能死在紂王手裏了,現在也沒早夭,更還沒有被姬昌廢掉,妥妥的嫡長子世子。
  只可惜這個伯邑考,很孝順性格也很好,和壹群弟弟關系也不錯,但他能力很渣,姬昌18子裏,只有次子姬發,這未來的周武王,還有四子姬旦這未來的周公,才是姬昌的左膀右臂,西伯侯府下壹代的棟梁。
  不管是不是因為伯邑考太無能,姬昌才會在後面廢掉他傳位姬發,現在這些不是還沒發生麽?
  帝辛的推恩令只要傳到了西岐,屁股想也知道,姬昌那壹群兒子會是什麽反應,不說姬發姬旦這兩個超級大牛,卻沒有繼承權的兒子會怎麽想了,另外壹票既沒能力也沒資格的紈絝兒子們,估計都會狂歡起來,然後天天催著各自的母親去讓姬昌真正推行推恩令吧。
  漢朝時,推恩令能真正實施,無非也是壹個個諸侯王扛不住自家愛妾和兒子們的哀求罷了。
  男人,不管有多麽雄才偉略,大部分還是有著壹定的缺陷的,比如偏愛幼子、哪怕幼子沒能力,再如偏愛壹些寵妾?姬昌那麽能生,帝辛就不信他沒有幾個特別寵愛的侍妾和幼子。
  越想越激動,帝辛拍著大腿笑道,“愛卿稍等,我馬上讓人傳令,在西岐推行推恩令。”
  “還有……”
  感受著帝辛越來越激動的情緒,杜興也急忙插口打斷了這位大王,“大王,之前咱們探討的改革措施有很多,針對方方面面百行百業,但大王要記住,這種事急不來,太急了,好政策反而會產生壹連串惡果。”
  “我們必須慎重,西岐實力越來越強,推恩令這軟刀子可以先用壹下,但在商國內必須壹步步來,有大王不拘壹格用人才的先例在,我們先把科舉試探著提出來就行了,其他的,必須等局勢穩定時才能試探著去做。”
  歷史上帝辛做的還沒那麽多呢,就步子太大扯到了蛋,被西周趁妳虛弱搞定了,他提出的各式各樣措施,可比帝辛原本要做的多出太多太多了。
  杜興當然明白,他推行的改革越多,越不能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